搞懂Java本地事务和分布式事务
xsobi 2024-12-14 15:46 1 浏览
什么是事务
事务的概述
是数据库操作的最小工作单元,是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事务是一组不可再分割的操作集合(工作逻辑单元);
事务的特性
事务应该具有4个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这四个属性通常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事务的中间状态不能被观察到的。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隔离性又分为四个级别: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解决脏读)、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解决虚读)、串行化(serializable,解决幻读)。
持久性(durability):持久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任何事务机制在实现时,都应该考虑事务的ACID特性,包括:本地事务、分布式事务,及时不能都很好的满足,也要考虑支持到什么程度。
Java几种类型的事务
Java事务的类型有三种:JDBC事务、JTA(Java Transaction API)事务、容器事务。
1.JDBC事务
在JDBC中处理事务,都是通过Connection完成的。同一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在使用同一个Connection对象。JDBC事务默认是开启的,并且是默认提交。
JDBC Connection 接口提供了两种事务模式:自动提交和手工提交
JDBC中的事务java.sql.Connection 的三个方法与事务有关:
setAutoCommit(boolean):设置是否为自动提交事务,如果true(默认值为true)表示自动提交,也就是每条执行的SQL语句都是一个单独的事务,如果设置为false,需要手动提交事务。
commit():提交结束事务。
rollback():回滚结束事务。
传统JDBC操作流程:
1).获取JDBC连接 2).声明SQL 3).预编译SQL 4).执行SQL 5).处理结果集
6).释放结果集 7).释放Statement 8).提交事务 9).处理异常并回滚事务 10).释放JDBC连接
例如:
public void JdbcTransfer() {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null;
try{
conn = con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racle:thin:@host:1521:SID","username","userpwd");
// 将自动提交设置为 false,
//若设置为 true 则数据库将会把每一次数据更新认定为一个事务并自动提交
conn.setAutoCommit(false);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 将 A 账户中的金额减少 500
stmt.execute("\
update t_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500 where account_id = 'A'");
// 将 B 账户中的金额增加 500
stmt.execute("\
update t_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500 where account_id = 'B'");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 事务提交:转账的两步操作同时成功
} catch(SQLException sqle){
try{
// 发生异常,回滚在本事务中的操做
conn.rollback();
// 事务回滚:转账的两步操作完全撤销
stmt.close();
conn.close();
}catch(Exception ignore){
}
sqle.printStackTrace();
}
}
JDBC优缺点:1.冗长、重复 2.显示事务控制 3.每个步骤不可获取 4.显示处理受检查异常
JDBC为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的事务操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通过JDBC事务,我们可以将多个SQL语句放到同一个事务中,保证其ACID特性。JDBC事务的主要优点就是API比较简单,可以实现最基本的事务操作,性能也相对较好。但是,JDBC事务有一个局限:一个 JDBC 事务不能跨越多个数据库!所以,如果涉及到多数据库的操作或者分布式场景,JDBC事务就无能为力了。
2.JTA事务
JTA(Java Transaction API)提供了跨数据库连接(或其他JTA资源)的事务管理能力。JTA事务管理则由JTA容器实现,J2ee框架中事务管理器与应用程序,资源管理器,以及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事务通讯。
1)JTA的构成
a、高层应用事务界定接口,供事务客户界定事务边界的
b、X/Open XA协议(资源之间的一种标准化的接口)的标准Java映射,它可以使事务性的资源管理器参与由外部事务管理器控制的事务中
c、高层事务管理器接口,允许应用程序服务器为其管理的应用程序界定事务的边界
2)JTA的主要接口位于javax.transaction包中
a、UserTransaction接口:让应用程序得以控制事务的开始、挂起、提交、回滚等。由Java客户端程序或EJB调用。
b、TransactionManager 接口:用于应用服务器管理事务状态
c、Transaction接口:用于执行相关事务操作
d、XAResource接口:用于在分布式事务环境下,协调事务管理器和资源管理器的工作
e、Xid接口:为事务标识符的Java映射
注:前3个接口位于Java EE版的类库 javaee.jar 中,Java SE中没有提供!UserTransaction是编程常用的接口,JTA只提供了接口,没有具体的实现。
JTS(Java Transaction Service)是服务OTS的JTA的实现。简单的说JTS实现了JTA接口,并且符合OTS的规范。
JTA的事务周期可横跨多个JDBC Connection生命周期,对众多Connection进行调度,实现其事务性要求。
JTA可以处理任何提供符合XA接口的资源。包括:JDBC连接,数据库,JMS,商业对象等等。
3)JTA编程的基本步骤
public void transferAccount() {
UserTransaction userTx = null;
Connection connA = null;
Statement stmtA = null;
Connection connB = null;
Statement stmtB = null;
try{
// 获得 Transaction 管理对象
userTx = (UserTransaction)getContext().lookup("\
java:comp/UserTransaction");
// 从数据库 A 中取得数据库连接
connA = getDataSourceA().getConnection();
// 从数据库 B 中取得数据库连接
connB = getDataSourceB().getConnection();
// 启动事务
userTx.begin();
// 将 A 账户中的金额减少 500
stmtA = connA.createStatement();
stmtA.execute("
update t_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500 where account_id = 'A'");
// 将 B 账户中的金额增加 500
stmtB = connB.createStatement();
stmtB.execute("\
update t_account set amount = amount + 500 where account_id = 'B'");
// 提交事务
userTx.commit();
// 事务提交:转账的两步操作同时成功(数据库 A 和数据库 B 中的数据被同时更新)
} catch(SQLException sqle){
try{
// 发生异常,回滚在本事务中的操纵
userTx.rollback();
// 事务回滚:转账的两步操作完全撤销
//( 数据库 A 和数据库 B 中的数据更新被同时撤销)
stmt.close();
conn.close();
...
}catch(Exception ignore){
}
sqle.printStackTrace();
} catch(Exception ne){
e.printStackTrace();
}
}
4)实现原理
要理解 JTA 的实现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其架构:它包括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和一个或多个支持 XA 协议的资源管理器 ( Resource Manager ) 两部分, 我们可以将资源管理器看做任意类型的持久化数据存储;事务管理器则承担着所有事务参与单元的协调与控制。
XA协议由Tuxedo首先提出的,并交给X/Open组织,作为资源管理器(数据库)与事务管理器的接口标准。目前,Oracle、Informix、DB2和Sybase等各大数据库厂家都提供对XA的支持。XA协议采用两阶段提交方式来管理分布式事务。XA接口提供资源管理器与事务管理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接口。XA协议包括两套函数,以xa_开头的及以ax_开头的。
根据所面向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 JTA 的事务管理器和资源管理器理解为两个方面:面向开发人员的使用接口(事务管理器)和面向服务提供商的实现接口(资源管理器)。其中开发接口的主要部分即为上述示例中引用的 UserTransaction 对象,开发人员通过此接口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分布式事务;而实现接口则用来规范提供商(如数据库连接提供商)所提供的事务服务,它约定了事务的资源管理功能,使得 JTA 可以在异构事务资源之间执行协同沟通。
以数据库为例,IBM 公司提供了实现分布式事务的数据库驱动程序,Oracle 也提供了实现分布式事务的数据库驱动程序, 在同时使用 DB2 和 Oracle 两种数据库连接时, JTA 即可以根据约定的接口协调者两种事务资源从而实现分布式事务。正是基于统一规范的不同实现使得 JTA 可以协调与控制不同数据库或者 JMS 厂商的事务资源,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JTA 体系架构
开发人员使用开发人员接口,实现应用程序对全局事务的支持;各提供商(数据库,JMS 等)依据提供商接口的规范提供事务资源管理功能;事务管理器( TransactionManager )将应用对分布式事务的使用映射到实际的事务资源并在事务资源间进行协调与控制。
JTA的优缺点:
JTA的优点很明显,就是提供了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严格的ACID。但是,标准的JTA方式的事务管理在日常开发中并不常用。
JTA的缺点是实现复杂,通常情况下,JTA UserTransaction需要从JNDI获取。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使用JTA,就需要同时使用JTA和JNDI。
JTA本身就是个笨重的API,通常JTA只能在应用服务器环境下使用,因此使用JTA会限制代码的复用性。
与本地事务相比,XA 协议的系统开销大,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慎重考虑是否确实需要分布式事务。
3、Spring容器事务
Spring事务管理的实现有许多细节,如果对整个接口框架有个大体了解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事务,下面通过讲解Spring的事务接口来了解Spring实现事务的具体策略。
Spring事务管理涉及的接口及其联系:
Spring并不直接管理事务,而是提供了多种事务管理器,他们将事务管理的职责委托给Hibernate或者JTA等持久化机制所提供的相关平台框架的事务来实现。 Spring事务管理器的接口是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通过这个接口,Spring为各个平台如JDBC、Hibernate等都提供了对应的事务管理器,但是具体的实现就是各个平台自己的事情了。
Public interface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 由TransactionDefinition得到TransactionStatus对象
TransactionStatus getTransaction(TransactionDefinition definition)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
// 提交
void commit(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
// 回滚
void rollback(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throws TransactionException;
}
1)、Spring JDBC事务
如果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JDBC来进行持久化,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会为你处理事务边界。为了使用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你需要使用如下的XML将其装配到应用程序的上下文定义中:
<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 /></bean>
实际上,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是通过调用java.sql.Connection来管理事务。通过调用连接的commit()方法来提交事务,同样,事务失败则通过调用rollback()方法进行回滚。
2)、Hibernate事务
如果应用程序的持久化是通过Hibernate实现的,那么你需要使用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对于Hibernate3,需要在Spring上下文定义中添加如下的<bean>声明:
<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sessionFactory" ref="sessionFactory" />
</bean>
sessionFactory属性需要装配一个Hibernate的session工厂,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的实现细节是它将事务管理的职责委托给org.hibernate.Transaction对象,而后者是从Hibernate Session中获取到的。当事务成功完成时,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将会调用Transaction对象的commit()方法,反之,将会调用rollback()方法。
3)、Java持久化API事务(JPA)
Hibernate多年来一直是事实上的Java持久化标准,但是现在Java持久化API作为真正的Java持久化标准进入大家的视野。如果你计划使用JPA的话,那你需要使用Spring的JpaTransactionManager来处理事务。你需要在Spring中这样配置JpaTransactionManager:
<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jpa.Jpa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sessionFactory" ref="sessionFactory" />
</bean>
JpaTransactionManager只需要装配一个JPA实体管理工厂(javax.persistence.EntityManagerFactory接口的任意实现)。JpaTransactionManager将与由工厂所产生的JPA EntityManager合作来构建事务。
分布式事务典型场景
当下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绝大部分公司都进行了数据库拆分和服务化(SOA)。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某一个业务功能可能需要横跨多个服务,操作多个数据库。这就涉及到到了分布式事务,用需要操作的资源位于多个资源服务器上,而应用需要保证对于多个资源服务器的数据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质上来说,分布式事务就是为了保证不同资源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
典型的分布式事务场景:
1、跨库事务
跨库事务指的是,一个应用某个功能需要操作多个库,不同的库中存储不同的业务数据。
2、分库分表
通常一个库数据量比较大或者预期未来的数据量比较大,都会进行水平拆分,也就是分库分表。 但是由于现在进行了分库分表,此时要保证两个库要不都成功,要不都失败,出现分布式事务问题。
3、服务化(SOA)
将服务拆分成不同的独立服务,以简化业务逻辑。拆分后,独立服务之间通过RPC框架来进行远程调用,实现彼此的通信。例如,Service A完成某个功能需要直接操作数据库,同时需要调用Service B和Service C,而Service B又同时操作了2个数据库,Service C也操作了一个库。需要保证这些跨服务的对多个数据库的操作要不都成功,要不都失败,实际上这可能是最典型的分布式事务场景。
2pc/3pc
两阶段提交
所有关于分布式事务的介绍中都必然会讲到两阶段提交,因为它是实现XA分布式事务的关键(确切地说:两阶段提交主要保证了分布式事务的原子性:即所有节点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所谓的两个阶段是指: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第二阶段:提交阶段。
两阶段提交协议是协调所有分布式原子事务参与者,并决定提交或取消(回滚)的分布式算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协调者向参与者发起指令,参与者评估自己的状态,如果参与者评估指令可以完成,则会写redo或者undo日志,然后锁定资源,执行操作,但并不提交;
第二阶段:如果每个参与者明确返回 都准备成功,则协调者向参与者发生提交指令,参与者释放锁定的资源,如果任何一个参与者明确返回准备失败,则协调者会发生终止指令,参与者取消已经变更的事务,释放锁定的资源。
缺点
1.同步阻塞问题。执行过程中,所有参与节点都是事务阻塞型的。
当参与者占有公共资源时,其他第三方节点访问公共资源不得不处于阻塞状态。
2.单点故障。由于协调者的重要性,一旦协调者发生故障。
参与者会一直阻塞下去。尤其在第二阶段,协调者发生故障,那么所有的参与者还都处于锁定事务资源的状态中,而无法继续完成事务操作。(如果是协调者挂掉,可以重新选举一个协调者,但是无法解决因为协调者宕机导致的参与者处于阻塞状态的问题)
3.数据不一致。在二阶段提交的阶段二中,当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ommit请求之后,发生了局部网络异常或者在发送commit请求过程中协调者发生了故障,这回导致只有一部分参与者接受到了commit请求。
而在这部分参与者接到commit请求之后就会执行commit操作。但是其他部分未接到commit请求的机器则无法执行事务提交。于是整个分布式系统便出现了数据不一致性的现象。
三阶段提交协议
(1) canCommit阶段
3PC的canCommit阶段其实和2PC的准备阶段很像。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ommit请求,参与者如果可以提交就返回yes响应,否则返回no响应
(2) preCommit阶段
协调者根据参与者canCommit阶段的响应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事务的preCommit操作。根据响应情况,有下面两种可能:
a) 协调者从所有参与者得到的反馈都是yes:
那么进行事务的预执行,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preCommit请求,并进入prepared阶段。参与泽和接收到preCommit请求后会执行事务操作,并将undo和redo信息记录到事务日志中。如果一个参与者成功地执行了事务操作,则返回ACK响应,同时开始等待最终指令
b) 协调者从所有参与者得到的反馈有一个是No或是等待超时之后协调者都没收到响应:
那么就要中断事务,协调者向所有的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参与者在收到来自协调者的abort请求,或超时后仍未收到协调者请求,执行事务中断。
(3) doCommit阶段
协调者根据参与者preCommit阶段的响应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事务的doCommit操作。根据响应情况,有下面两种可能:
a) 协调者从参与者得到了ACK的反馈:
协调者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那么它将从预提交状态进入到提交状态,并向所有参与者发送doCommit请求。参与者接收到doCommit请求后,执行正式的事务提交,并在完成事务提交之后释放所有事务资源,并向协调者发送haveCommitted的ACK响应。那么协调者收到这个ACK响应之后,完成任务。
b) 协调者从参与者没有得到ACK的反馈, 也可能是接收者发送的不是ACK响应,也可能是响应超时:
执行事务中断。
缺点
如果进入PreCommit后,协调者发出的是abort请求,假设只有一个参与者收到并进行了abort操作,而其他对于系统状态未知的参与者会根据3PC选择继续Commit,此时系统状态发生不一致性。
2PC与3PC的区别
相对于2PC,3PC主要解决的单点故障问题,并减少阻塞,因为一旦参与者无法及时收到来自协调者的信息之后,他会默认执行commit。而不会一直持有事务资源并处于阻塞状态。但是这种机制也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因为,由于网络原因,协调者发送的abort响应没有及时被参与者接收到,那么参与者在等待超时之后执行了commit操作。这样就和其他接到abort命令并执行回滚的参与者之间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了解了2PC和3PC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二阶段提交还是三阶段提交都无法彻底解决分布式的一致性问题。Google Chubby的作者Mike Burrows说过, there is only one consensus protocol, and that’s Paxos” – all other approaches are just broken versions of Paxos. 意即世上只有一种一致性算法,那就是Paxos,所有其他一致性算法都是Paxos算法的不完整版。
CAP和BASE理论和柔性事务
CAP定理,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CAP 原则指的是,这三个要素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点,不可能三者兼顾。
1. 一致性
一致性指,即更新操作成功并返回客户端完成后,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的数据完全一致,不能存在中间状态。例如对于电商系统用户下单操作,库存减少、用户资金账户扣减、积分增加等操作必须在用户下单操作完成后必须是一致的。不能出现类似于库存已经减少,而用户资金账户尚未扣减,积分也未增加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就认为是不一致的。
关于一致性,如果的确能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时刻保证客户端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那么称之为强一致性。如果允许存在中间状态,只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后,数据最终是一致的,则称之为最终一致性。此外,如果允许存在部分数据不一致,那么就称之为弱一致性。
2.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系统提供的服务必须一直处于可用的状态,对于用户的每一个操作请求总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返回结果。“有限的时间内”是指,对于用户的一个操作请求,系统必须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返回对应的处理结果,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范围,那么系统就被认为是不可用的。试想,如果一个下单操作,为了保证分布式事务的一致性,需要10分钟才能处理完,那么用户显然是无法忍受的。“返回结果”是可用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要求系统在完成对用户请求的处理后,返回一个正常的响应结果,不论这个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3. 分区容错性
分布式系统在遇到任何网络分区故障的时候,仍然需要能够保证对外提供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的服务,除非是整个网络环境都发生了故障。
CAP三个特性只能满足其中两个,那么取舍的策略就共有三种:
CA without P:如果不要求P(不允许分区),则C(强一致性)和A(可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放弃P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系统的扩展性,也就是分布式节点受限,没办法部署子节点,这是违背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初衷的。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RDBMS:Oracle、MySQL就是CA。
CP without A:如果不要求A(可用),相当于每个请求都需要在服务器之间保持强一致,而P(分区)会导致同步时间无限延长(也就是等待数据同步完才能正常访问服务),一旦发生网络故障或者消息丢失等情况,就要牺牲用户的体验,等待所有数据全部一致了之后再让用户访问系统。设计成CP的系统其实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分布式数据库,如Redis、HBase等。对于这些分布式数据库来说,数据的一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如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那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就好,没必要再浪费资源来部署分布式数据库。
AP wihtout C:要高可用并允许分区,则需放弃一致性。一旦分区发生,节点之间可能会失去联系,为了高可用,每个节点只能用本地数据提供服务,而这样会导致全局数据的不一致性。典型的应用就如某米的抢购手机场景,可能前几秒你浏览商品的时候页面提示是有库存的,当你选择完商品准备下单的时候,系统提示你下单失败,商品已售完。这其实就是先在 A(可用性)方面保证系统可以正常的服务,然后在数据的一致性方面做了些牺牲,虽然多少会影响一些用户体验,但也不至于造成用户购物流程的严重阻塞。
既然一个分布式系统无法同时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三个特点,我们就需要抛弃一个,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而言,分区容错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既然是一个分布式系统,那么分布式系统中的组件必然需要被部署到不同的节点,否则也就无所谓分布式系统了。而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网络问题又是一个必定会出现的异常情况,因此分区容错性也就成为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必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系统架构师往往需要把精力花在如何根据业务特点在C(一致性)和A(可用性)之间寻求平衡。而前面我们提到的X/Open XA 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分布式事务方案,强调的就是一致性;由于可用性较低,实际应用的并不多。而基于BASE理论的柔性事务,强调的是可用性,目前大行其道,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采可能会优先采用这种方案。
BASE理论
eBay的架构师Dan Pritchett源于对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实践总结,在ACM上发表文章提出BASE理论。
文章链接:https://queue.acm.org/detail.cfm?id=1394128
BASE理论是对CAP理论的延伸,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CAP的一致性就是强一致性),但应用可以采用适合的方式达到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tency)。
BASE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
1. 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
指分布式系统在出现不可预知故障的时候,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
2. 软状态( Soft State)
指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中间状态的存在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
3. 最终一致( Eventual Consistency)
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更新操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之后,最终都能够达到一个一致的状态。因此,最终一致性的本质是需要系统保证最终数据能够达到一致,而不需要实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强一致性。
BASE理论面向的是大型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和传统的事物ACID特性是相反的。它完全不同于ACID的强一致性模型,而是通过牺牲强一致性来获得可用性,并允许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一致的,但最终达到一致状态。但同时,在实际的分布式场景中,不同业务单元和组件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的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ACID特性和BASE理论往往又会结合在一起。
典型的柔性事务方案
最大努力通知(非可靠消息、定期校对)
可靠消息最终一致性(异步确保型)
TCC(两阶段型、补偿型)
- 上一篇:关于信创之数据库改造的那些事
- 下一篇:Spring事务管理实现原理分析
相关推荐
- js向对象中添加元素(对象,数组) js对象里面添加元素
-
一、添加一个元素对象名["属性名"]=值(值:可以是一个值,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个数组)这样添加进去的元素,就是一个值或对象或数组...
- JS小技巧,如何去重对象数组?(一)
-
大家好,关于数组对象去重的业务场景,想必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需求吧,这对这样的需求你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就先和大家分享下如果是基于对象的1个属性是怎么去重实现的。方法一:使用.filter()和....
- 「C/C++」之数组、vector对象和array对象的比较
-
数组学习过C语言的,对数组应该都不会陌生,于是这里就不再对数组进行展开介绍。模板类vector模板类vector类似于string,也是一种动态数组。能够在运行阶段设置vector对象的长度,可以在末...
- 如何用sessionStorage保存对象和数组
-
背景:在工作中,我将[{},{}]对象数组形式,存储到sessionStorage,然后ta变成了我看不懂的形式,然后我想取之用之,发现不可能了~记录这次深刻的教训。$clickCouponIndex...
- JavaScript Array 对象 javascript的array对象
-
Array对象Array对象用于在变量中存储多个值:varcars=["Saab","Volvo","BMW"];第一个数组元素的索引值为0,第二个索引值为1,以此类推。更多有...
- JavaScript中的数组Array(对象) js array数组
-
1:数组Array:-数组也是一个对象-数组也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和object不同,数组中可以存储一组有序的数据,-数组中存储的数据我们称其为元素(element)-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
- 数组和对象方法&数组去重 数组去重的5种方法前端
-
列举一下JavaScript数组和对象有哪些原生方法?数组:arr.concat(arr1,arr2,arrn);--合并两个或多个数组。此方法不会修改原有数组,而是返回一个新数组...
- C++ 类如何定义对象数组?初始化数组?linux C++第43讲
-
对象数组学过C语言的读者对数组的概念应该很熟悉了。数组的元素可以是int类型的变量,例如int...
- ElasticSearch第六篇:复合数据类型-数组,对象
-
在ElasticSearch中,使用JSON结构来存储数据,一个Key/Value对是JSON的一个字段,而Value可以是基础数据类型,也可以是数组,文档(也叫对象),或文档数组,因此,每个JSON...
- 第58条:区分数组对象和类数组对象
-
示例设想有两个不同类的API。第一个是位向量:有序的位集合varbits=newBitVector;bits.enable(4);bits.enable([1,3,8,17]);b...
- 八皇后问题解法(Common Lisp实现)
-
如何才能在一张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摆上八个皇后而不致使她们互相威胁呢?这个著名的问题可以方便地通过一种树搜索方法来解决。首先,我们需要写一个函数来判断棋盘上的两个皇后是否互相威协。在国际象棋中,皇后可以沿...
- visual lisp修改颜色的模板函数 怎么更改visual studio的配色
-
(defunBF-yansemokuai(tuyuanyanse/ss)...
- 用中望CAD加载LISP程序技巧 中望cad2015怎么加载燕秀
-
1、首先请加载lisp程序,加载方法如下:在菜单栏选择工具——加载应用程序——添加,选择lisp程序然后加载,然后选择添加到启动组。2、然后是添加自定义栏以及图标,方法如下(以...
- 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Common Lisp实现)
-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的图指的是下图所示的无向图。搜索指:搜索从S到F的一条路径。若存在,则以表的形式返回路径;若不存在,则返回nil。...
- 两个有助于理解Common Lisp宏的例子
-
在Lisp中,函数和数据具有相同的形式。这是Lisp语言的一个重大特色。一个Lisp函数可以分析另一个Lisp函数;甚至可以和另一个Lisp函数组成一个整体,并加以利用。Lisp的宏,是实现上述特色的...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grid 设置 (58)
- 移位运算 (48)
- not specified (45)
- patch补丁 (31)
- strcat (25)
- 导航栏 (58)
- context xml (46)
- scroll (43)
- element style (30)
- dedecms模版 (53)
- vs打不开 (29)
- nmap (30)
- webgl开发 (24)
- parse (24)
- c 视频教程下载 (33)
- android 开发环境 (24)
- paddleocr (28)
- listview排序 (33)
- firebug 使用 (31)
- transactionmanager (30)
- characterencodingfilter (33)
- getmonth (34)
- commandtimeout (30)
- hibernate教程 (31)
- label换行 (33)